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福新
机构地区:[1]核工业二○三研究所
出 处:《西北铀矿地质》2005年第1期12-16,33,共6页
摘 要:通过十红滩铀矿床聚矿空间的研究,证明背斜两翼、凹陷构造、隆起区边缘次级凹槽等构造洼地是区中主要的构造控矿空间,中上游主辫状河中、与次级河道交汇部位及低洼汇水区是南矿带的聚矿空间,中游主辫状河及扇形河漫滩紊流沉积区是北矿带的聚矿空间。聚矿空间中砂体是成矿的基本条件,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是铀元素能够在聚矿空间中成矿的重要条件。低位砂体、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和凹陷构造的吻合部位是聚矿的定位空间。这些聚矿空间和控矿因素,对于深化找矿有其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铀矿床 空间 找矿方向 层间氧化带 构造控矿 基本条件 控矿因素 辫状河 隆起区 中上游 沉积区 河漫滩 铀元素 凹陷 矿带 部位 成矿 砂体 背斜 交汇
分 类 号:P619.140.5[天文地球—矿床学] TU238.2[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