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出 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58-63,共6页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72046)
摘 要:一、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研究的意义 所谓心理偏差(psychoIogical biases)是指现实市场中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理论所定义或预测的心理现象.塞勒(Thler)认为,有限理性是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中行为人是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的完全理性假设而言的,主要是指行为人对复杂事物的认知和计算能力、对贪婪和恐惧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尽善尽美投资目标的自我追求能力等是有限的.[1]在一个非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是致使其在认知和决策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偏差的主要原因.[2]人的行为是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知,显然基于这些心理和认知偏差而作出的交易决策和投资行为将不同于新古典理论中的预期行为.只有准确、全面地把握有限理性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认知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偏差,才有可能分析这些偏差对投资决策、交易行为以及投资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所以说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的研究无疑是行为金融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有限理性 心理偏差 个体投资者 进展 新古典经济学 自我控制能力 现实市场 外部信息 认知活动 心理现象 标准理论 理性假设 计算能力 恐惧心理 自我追求 尽善尽美 行为人 控制力 塞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