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前景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钱荷英[1] 赵远[1] 徐安英[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212018

出  处:《中国蚕业》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China Sericulture

摘  要:家蚕育种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民间选种,将野桑蚕驯化为家蚕,使茧层率大幅提高;二是在20世纪初由于遗传学的发展,使得家蚕育种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高,春用蚕品种茧层率高达25%,茧丝长达到1400m以上.同时还育成了许多特殊用途品种,如粗纤度、细纤度、限性、抗性、广食性等.但是如何在近期再将家蚕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高一个档次却成了传统育种学家的难题.因为家蚕的很多性状,如体质、茧质、丝质和产卵量等都为多基因控制,而且诸多有利性状之间往往是负相关的,如果继续运用传统的育种理论和方法很难取得大的突破.所幸的现代生物技术有了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农业科学的发展,也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契机.科学工作者们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绘制了多种高密度的分子连锁图,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传统的按形态构建的遗传图,使育种家们从操作数量表现型逐步过渡到操作数量基因型,从经典育种水平步入到分子水平成为可能.

关 键 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经济技术指标 前景 20世纪初 突破性进展 春用蚕品种 家蚕育种 育种研究 特殊用途 茧层率 野桑蚕 遗传学 茧丝长 粗纤度 细纤度 育种学 育成 抗性 

分 类 号:S882.2[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