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合成方法对酞菁配合物组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Effect of Different Synthetic Methods on Constitutes and Distribution of Phthalocyanin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秀枝[1] 王俊东[1] 林梅金[1] 陈耐生[1] 黄金陵[1]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出  处:《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第7期1009-1014,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E0310007);福建省高校测试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以2,2,4-三甲基-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为分子碎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大体积烷氧基α位四取代酞菁及其钯配合物通过HPLC、UV-Vis和1HNMR等手段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组成与异构体分布情况,并探讨了它们与合成方法的相关性。Tetraalkyloxysubstituted metal-free phthalocyanine and phthalocyamnatopalladium(II) were synthesized from the bulky precursor (2, 2, 4-trimethyl-3-pentoxy)phthalonitrile with different methods. Constitutes and isomer distribution of these complex were analyzed by HPLC, UV-Vis, H-1 NMR. The effect of the synthetic method on constitutes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 was discussed.

关 键 词:合成方法 酞菁配合物 组成分布 UV-VIS 邻苯二甲腈 钯配合物 取代酞菁 HPLC 分布情况 合成产物 三甲基 烷氧基 大体积 ^1H 异构体 NMR 相关性 分子 Α位 

分 类 号:O641.4[理学—物理化学] O631.6[理学—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