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钾浓度在推断死亡时间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涂彬[1] 孔祥麟[1] 阎祖康[1] 顾云菊[1] 

机构地区:[1]上海医科大学法医教研室,上海200032

出  处:《法医学杂志》1992年第2期76-79,共4页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摘  要:近三十年来,眼球玻璃体钾浓度一直是法医学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简称PMI)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959年Nauman首次测定了人死后眼球玻璃体中钾、钠、氯,尿素含量,发现死后钾浓度逐渐升高,而其它成分含量变化不大,1962年Jaffa发现31例死者的玻璃体钾浓度与PMI的对数值呈正相关,并观察到死后玻璃体钾浓度立即升高,并一直持续到死后125小时,且不受尸体冷藏的影响,1963年Adnison测定了209例死者的340只眼球玻璃体钾浓度,发现死后一天内玻璃体钾浓度随PMI呈线性上升,

关 键 词:死亡时间 钾浓度 INTERVAL 推断 1962年 尿素含量 含量变化 后玻璃体 PMI 死后 法医学 眼球 正相关 对数值 测定 升高 死者 

分 类 号:R89[医药卫生—法医学] R591.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