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JoaodeD.S.Nascimento 秦菲莉[2] 惠志伟[3]
机构地区:[1]不详 [2]中原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 [3]中原石油勘探局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
出 处:《测井与射孔》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摘 要:一般将烃中高沥青烯浓度为20%~60%,在储层条件下粘度高于10000cp的原油定义为稠油。稠油层通常位于常规油层底部,将含油层与水层隔开.且在垂向上形成渗透性屏障,难以甚至无法开采。所以识别稠油有助于正确确定储层数量、有效地预测采收率。将核磁共振测井与常规测井资料结合,采用经验公式,能正确识别稠油的级别、估算粘度。本文提出了这方面的现场实例,并通过水层和油层地层压力测试数据证实了结论。在具有明显油水界面的储层中,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已开采的油藏存在显著的压力损耗,而在水层则压力没有损耗。在研究的现场实例中,稠油层厚达数十米,估算的粘度值为20000cp,与常规原油的核磁响应(总孔隙度和T2分布)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与中/轻质原油相比.稠油具有低含氢指数和高粘度的缘故。同样因含氢指数的差异,核磁总孔隙度值和密度测井值在稠油层差异很大,而在水层和油层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低含氢指数的稠油层中.中子孔隙度也略受影响,另外与常规油层相比,由于高粘度油层可动性差.电阻率测井响应也不同。由于泥浆滤液侵入较浅,在稠油层段不能形成泥饼,储层具有非压实特性,导致在稠油层段井径扩径,而在油层和水层则不然。
关 键 词:常规测井资料 实例 储层研究 识别 深海 巴西 核磁共振测井 地层压力测试 总孔隙度 中子孔隙度 储层条件 经验公式 数据证实 油水界面 压力损耗 T2分布 常规原油 轻质原油 密度测井 测井响应 滤液侵入 压实特性 稠油层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0.2[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