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5年第10期859-861,共3页
摘 要:目的:比较食管癌病人术后留置导尿后采取不同拔管方法与患者自主排尿困难发生率、再次导尿率、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和程度的关系。方法:按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均间隔2~3h开放尿管1次,在拔除尿管前先夹闭尿管,待患者有明显尿意,同时体检显示膀胱中度以上充时拔除尿管;对照组在术后一直开放尿管,拔尿管前仍先排空膀胱内尿液后直接拔除。以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发生率、再次导尿发生率以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和程度作为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临床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两组间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发生率和再次导尿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和再次导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病人留置导尿期间定时开放尿管和拔除尿管前先夹闭尿管,待病人有尿意、膀胱充盈时再拔除尿管,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自主排尿困难发生率和再次导尿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
关 键 词:护理方法 食管癌术后 患者 留置尿管 尿路刺激征 拔除尿管 排尿困难 定时开放尿管 自主排尿功能 发生率 留置导尿 拔尿管后 对照组 观察组 拔管方法 研究对象 入院时间 拔尿管前 评价指标 临床效果 膀胱充盈 再次 病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