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屈曲牵张性损伤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剑[1] 刘璠[1] 潘丞中[1] 赵敦炎[1] 施红光[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3期182-182,共1页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利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屈曲牵张性(DF)损伤,总结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29例颈椎DF损伤病例,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按Allen法评定损伤分期,按ASIA标准评定神经损伤程度.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做牵引复位,采取早期(伤后72h内)颈前路脱位椎间撑开结合撬拨技术复位,再以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29例患者中2例DF1期,均无神经损伤;17例DF2期,10例不全性神经损伤,其余均不伴神经损伤.10例DF3期,2例不全性神经损伤,8例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前MRI检查显示6例合并椎间盘损伤(26%),其中DF2期2例,DF3期4例.所有DF2期与8例DF3期患者术中成功复位,2例DF3期改行后路复位.本组无发生手术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短期内加重现象.结论:颈椎DF损伤时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恢复解剖序列,结合应用前路钢板,能取得良好疗效,尤其适用于DF1、2期损伤的病列.

关 键 词:手术复位 牵张性损伤 颈椎 屈曲 ASIA标准 自体髂骨植骨 前路带锁钢板 内固定治疗 无神经损伤 椎间盘损伤 MRI检查 相关并发症 临床疗效 损伤病例 影像检查 损伤程度 牵引复位 椎间撑开 手术效果 恢复情况 神经功能 效果满意 

分 类 号:R683.41[医药卫生—骨科学] R651.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