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方位与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关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元斌[1] 顾永强[1] 严勋[1]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3期197-197,共1页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研究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髋臼方位对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并为临床提供评价标准.方法:测量318例(326髋)X线片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及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通过平均2.7年随访来确定上述3因素与术后髋脱位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最近随访时,326髋有10髋发生脱位.外展角≥55°,较<55°脱位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30mm,较<30mm脱位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前倾角≥15°和<15°相比,脱位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前倾角与外展角没有交互作用.结论:髋臼方位不当与全髋置换术后的脱位明显相关;外展角<55°,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30mm及合适的前倾角可以提供较稳定的髋关节,明显降低术后髋脱位的发生率.

关 键 词:全髋置换 术后脱位 显著性差异 旋转中心 髋关节脱位 髋臼外展角 统计学处理 前倾角 发生率 股骨头 评价标准 7年随访 交互作用 髋脱位 X线片 

分 类 号:R687.4[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9[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