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建军[1] 张宏[1] 杨慧珍[1] 熊海金[1] 马玉山[1] 车明[1]
出 处:《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第12期116-117,共2页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种封堵材料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个体化选择及近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PDA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8月~34岁,其中1例伴有房间隔缺损(ASD).其中16例,直径4~20mm,选用6~22mm国产类Amplatzer标准型封堵器(ADO);3例,缺损直径小于2.5mm,选用德国6mm×5mm和5mm×4mm pfm Duct 0cclud弹簧圈;另外1例,直径为6mm,PDA体部与降主动脉夹角小,漏斗部亦较小,选用10mm国产新型成角PDA封堵器.术后即刻重复造影检查及24小时,1~6月随访心电图、胸片、TTE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6例封堵后即刻造影未见残余分流;4例封堵后造影有少量残余分流,1月后经胸TTE检查证实分流消失;全部病例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仍有轻微的心悸、胸闷症状,3月后逐渐消失,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全部患者心影缩小,无封堵器移位及变形、肺动脉及主动脉梗阻.结论选择性应用多种封堵材料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及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法.
分 类 号:R541.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