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与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弓箭[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商学院

出  处:《当代经济》2005年第5期68-69,共2页Contemporary Economics

摘  要:国际上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银行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1999年¨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它标志历时66年由美国首先建造的金融'防火墙'被拆除了,同时意味着全球主要西方国家已全部进入了银行全能化经营时代.

关 键 词:银行混业经营 路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原因 商业 分业经营模式 全球化浪潮 1999年 全能化经营 经营范围 银行模式 金融机构 全能银行 分业管理 西方国家 银行业 美国 格拉斯 防火墙 国际 业务 演变 

分 类 号:F832.2[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