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永新[1]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43-47,共5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一般概念的抽象问题一直是柏拉图以后哲学的古老包袱,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凸现了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的哲学分歧。胡塞尔在澄清数的概念起源中,发现了意识的范畴直观(本质直观)能力,并由此走向了现象学道路。而感知问题是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的主要分歧点,胡塞尔的感知理论在其现象学意义上超越了二者的对立。本文就数的概念起源和感知分析的案例,简要地勾勒出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思想路径。
关 键 词:感知 概念 起源 切入点 经验主义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 抽象问题 哲学分歧 逻辑主义 心理主义 本质直观 先验主义 柏拉图 分歧点 范畴 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