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蹇华胜[1] 于长青[1] 沈康强[1] 朱在勇 毕敏[3] 陈淑芳[1] 蒋耀光[4]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急诊科,重庆,400042 [2]重庆人和医院 [3]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4]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胸外科,重庆,400042
出 处:《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年第4期795-796,共2页internationl journal of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平均气道峰压(MA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油酸型犬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动态观察平均气道峰压的动态变化及与氧合指数的关系。结果平均气道峰压在模型复制成功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P<0.01),氧指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平均气道压增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特征,并与ARDS的严重程度有关。平均气道压也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动力学诊断指标之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平均气道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气道峰压 临床意义 动态变化 呼吸动力学 方法应用 氧合指数 动态观察 严重程度 诊断指标 油酸型 模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