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MLO泡桐组培苗代谢变化与致病机理的关系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国忠[1] 黄钦才[1] 袁巧平[1] 张锡津[1]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出  处:《中国科学(B辑)》1994年第5期484-490,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感染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PWB-MLO)的泡桐组培苗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状。电子显微镜和DAPI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病苗的症状严重度与其韧皮部筛管内MLO密度成正相关。HPLC分析病与健株内源激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发现病株游离IA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并且IAA含量变化与邻苯二酚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性(r=0.90,n=11)。细胞分裂素(Z+ZR,iPA)、GA_3和ABA含量变化与MLO侵染关系不密切。病健株抽提液过氧化物酶、IAA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差异,以及外源NAA和邻苯二酚处理对病苗与健苗生长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反映了MLO、邻苯二酚和IAA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本质。

关 键 词:组织培养 MLO 病理 泡桐丛枝病 

分 类 号:S763.724.3[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