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洪睿[1,2] 王希成 张彤[1,2] 周海梦[1,2]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2]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出 处:《中国科学(B辑)》1994年第7期710-716,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应用了邹氏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的方法,在变性剂存在的条件下,连续监测酶催化的底物反应过程,测定了氨基酰化酶在不同浓度脲溶液中失活的速度常数,并考察了底物的存在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比较了氨基酰化酶在不同浓度脲溶液中变性时失活和构象变化的速度。1mol/L,2mol/L脲变性时失活速度常数为为1.62×10^(-2)S^(-1)和2.05×10^(-2)S^(-1),但是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3mol/L脲变性时,失活速度常数为2.56×10^(-2)S^(-1),而变性速度常数为3.72×10^(-3)S^(-1)。失活速度比构象变化速度快大约一个数量级。在4mol/L,5mol/L,6mol/L脲溶液中变性时,酶分子快速失活,而其构象变化速度常数分别为5.27×10^(-3)S^(-1)。5.47×10^(-3)S^(-1),5.56×10^(-3)S^(-1)。可见,在相同浓度的脲溶液中,氨基酰化酶的失活速度明显快于酶分子整体构象变化的速度。上述结果表明,含有辅基金属离子Zn^(2+)的氨基酰化酶的活性部位较酶分子的整体结构也具有一定的柔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