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颖江[1] 孟宏[1] 余林权[1] 黄建华[1] 徐俊赐[1] 方向京[1]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第14期1579-1580,共2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总结微型扩张器快速扩张在面颈部体表肿物、色素痣及萎缩性瘢痕切除修复中的应用经验及教训。方法:系统回顾我科自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两年间共使用微型扩张器进行面颈部体表肿物,色素痣及萎缩性瘢痕切除后修复共22例,统计修复面积、微型扩张器位置设计、扩张方法、修复效果、并发症及常见原因。结果:本组修复面积最大为6cm2,平均4mL扩张器容量可以修复1cm2的瘢痕区,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面颈部较大的瘢痕、血管瘤、色素痣等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而造成眼脸、鼻翼、口唇等组织移位,严重影响美观。通过微型扩张器快速注水扩张,使其产生“额外”皮肤,然后将瘢痕、肿物等切除,用扩张产生的“额外”皮肤制成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在色泽、质地、厚度与缺损区完全相似,从而达到理想的形态和满意的效果,克服皮瓣传统方法的许多弊端;重视术前设计,提高扩张器质量,提高外科基本技能,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达到预期手术目的。
关 键 词:快速扩张 扩张器 面颈部 微型 并发症发生率 2003年2月 萎缩性瘢痕 美容 体表肿物 2005年 色素痣 切除修复 系统回顾 扩张方法 修复效果 常见原因 组织移位 修复创面 皮瓣转移 传统方法 术前设计 手术目的 切除后 瘢痕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