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长沙米市的盛衰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声[1] 张建平[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求索》2005年第5期193-196,共4页Seeker

摘  要:长沙米市在民国年间取得长足发展,行业分工基本明确,各业公会相继建立,传统行业成功改造,历经两次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与无锡、芜湖、九江齐名的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抗战期间,长沙米市急剧衰落,到解放前夕,乃至一蹶不振。长沙米市是在民国年间全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兴起的,湖南稻米生产的重要地位及其自身的诸种优势也给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战乱等因素却使它骤起剧落,很不稳定。长沙米市有效地调动湘米出省,从而成为全国粮食供需的平衡者,同时也是湖南地区社会发展的支撑者。

关 键 词:民国 长沙米市 盛衰 

分 类 号:F326.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