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丛玉隆[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
出 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年第12期16-16,共1页China Medical News
摘 要:在一次与中华医学会检验学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交谈时,他说到了下面一个例子:某医院收治了患有心内膜炎的发热危重患者,希望通过血培养来确定致病菌,但多次血培养结果皆为阴性。因此临床请求实验室会诊,实验室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血培养阴性的原因是:①患者采血时间不埘;②已经使用过抗生素。于是提出如下建议:在24h内要在不同部位采血3次;如果发热有规律,必须在发热高峰前1-0.5h采一次血;因患者使用过抗生素,要适当停用或用含树脂(或活性炭)的培养瓶采样。临床按上述要求采样送检,结果发热前1h的血标本在树脂瓶中培养出了表皮葡萄球菌,该菌对红霉素敏感,用廉价的乳糖酸红霉素进行治疗,取得了成功。这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一点:加强实验室与临床诊疗工作的交流,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导报受此启发,尝试着开辟一个新栏目——检验之窗,希望把检验科中的经验与新技术更好地与临床结合,把检验科的窗户向广大临床医生打开,真正服务于临床工作。对此栏目有何建议,请发邮件至daobao@cmednews.com。该栏目的开辟,得到了以丛玉隆教授为首的众多检验科专家的支持,并有幸请到丛玉隆教授亲自撰写开篇,在此深表感谢。
关 键 词:临床诊疗工作 重要措施 医疗质量 表皮葡萄球菌 乳糖酸红霉素 中华医学会 实验室人员 检验科 主任委员 危重患者 心内膜炎 培养结果 采血时间 不同部位 临床结合 临床医生 临床工作 血培养 抗生素 发热 教授 致病菌 24h
分 类 号:R197.32[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61[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