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文宁[1] 吴健民[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

出  处:《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200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摘  要: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近10余年来发展很快,其内容与方法颇多.并且大多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主要分为内皮细胞受损标志物、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抗凝和纤溶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对血栓性与出血性疾病,特别是临床各类疾病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前DIC(Pre-DIC)状态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关 键 词:分子标志物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活化分子 止血分子 

分 类 号:R552[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