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浪舟[1]
机构地区:[1]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数计系讲师
出 处:《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07X期165-166,共2页
摘 要:一、博弈论与理性预期经济学的发展 博弈论与理性预期理论自30年代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各国都普遍意识到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陷入"滞胀",这就宣布了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的失败.此时,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该派代表人物卢卡斯1995年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Thoma·Sargent)和拜罗(Robert·Barro)等经济学家的理论也为经济学人嘱目.
关 键 词:宏观经济对策 数学模型 诺贝尔经济学奖 仿真 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 预期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 1995年 30年代 国民经济 60年代 70年代 “滞胀” 西方国家 代表人物 博弈论 普遍 卢卡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