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2
出 处:《建筑学报》2005年第7期41-43,共3页Architectural Journal
摘 要:基于广义的可持续理论与城市可居性研究,以及城市住区实践模式的考察,论文提出了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框架,并试图在紧凑与混合住区、聚居与交通模式、住区与公共空间体系、生态与多样的住区建筑形态四个方面深化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内涵。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s of urban habitation practice, and the study of general sustainable theory and urban livability, this essay brings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 and attempts to deepe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urban habitation theory in aspects of 'compact and mixed habitation', 'mode of inhabi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habitation and public space' and 'ecology and diversified architectural forms of habitation'.
关 键 词:城市住区 可持续 理论探讨 实践模式 理论框架 交通模式 空间体系 建筑形态 可居性 聚居
分 类 号:TU984.12[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F124.5[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