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几种针灸手法的区别和发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红玲 巩有真 张永臣[2] 刘玉檀[2] 

机构地区:[1]山东枣庄市中医院 [2]山东中医学院

出  处:《辽宁中医杂志》1995年第9期418-419,共2页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本文就几种针灸手法的区别与发展进行论述。平泻法始见于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中,为泻法;平补法则为补法;平针法出自明·刘纯的《医经小学·卷五》,为候气、行气的结合运用,不属补泻范畴。明代《神应经》完整地提出平补平泻这一术语,为一种先泻后补的手法;明·《针灸大成》中之平补平泻为一种概念,指补泻中较小的量;现代诸家对平补平泻法亦有不同的论述。导气法见于《灵枢·五乱》,是一种不属于补泻范畴以得气为度的手法。

关 键 词:泻法 补法 平针法 平补平泻法 导气法 针刺手法 

分 类 号:R245-0[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