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流行性出血热22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公文 王义平[1] 王延琪 张式其 王克安[1] 李志军[2] 郑玲霞[2] 

机构地区:[1]凤台县人民医院,232100 [2]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安徽医学》1995年第5期5-6,共2页Anhu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本文报道22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其抑制物(PAL)活性、血浆纤溶酶(PL)活性在病程中的活动变化。结果EHF患者在发热期、少尿期七一PA与PL活性显著上升(P<0.01),PAL活性低于正常,t-PA/PAL比值显著升高(P<0.01)多尿期与恢复期t—PA与PAL的活性有所下降,PAL活性增强,t—PA与PAL比值低于发热期和少尿期(P<0.01),由此可见,EHF患者出血症状可能与t—PA活性增强,PAL活性下降,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有关。

关 键 词:流行性出血热 组织型 纤溶酶原 激活物 抑制物 

分 类 号:R512.80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