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关华平[1] 刘桂萍[1] 

机构地区:[1]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出  处:《地震学报》1995年第2期237-246,共10页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摘  要: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开展电磁辐射观测以来,至今在全国已建立了130个观测台站,观测频段已由初期的全频段观测改进为0.01—20HZ左右的超低频和几千赫至几十千赫的点频观测,从而减少了干扰提高了资料可信度。观测仪器主要有5种,对收集的40余次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0≤Ms≤5.9异常距离为500km,6.0≤Ms≤6.9为1000km,Ms≥7.0则异常距离可大于1000km;震前电磁辐射异常时间差别很大,大部分为2小时至45天,少数仅几分钟;绝大多数地震震时没有观测到电磁辐射现象;震前电磁辐射信号是不连续的、阵发性的,其发展过程是由弱-强-弱-平静-发生地震或多次反复上述过程。异常信息时间愈长、幅度愈大、则地震亦愈大,异常信息是频率低的出现早,频率高的出现晚。

关 键 词:电磁辐射 异常特征 地震 地震前兆 

分 类 号:P315.7[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