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景芝[1] 陈光培[1] 陈宏芳[1] 陈少敏 陈申见 陈雅青 陈宇[1] 陈元柏[1] 程宝森[1] 崔化传 崔象宗[1] 丁慧良[1] 杜志珍[1] 范晓聆 方建[1] 高翠山[1] 高美丽 高树琦[1] 高文绣 顾建辉[1] 顾树棣[1] 顾维新[1] 顾以藩[1] 过雅南[1] 韩缨[1] 韩世温[1] 何炬[1] 何瑁[1] 何可人 胡贵云[1] 胡涛[1] 胡晓庆 黄德强 黄?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山东大学物理系
出 处:《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5年第7期577-584,共8页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首次分析了(2S)→τ+τ-衰变道,给出其分支比测量结果.分析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获取的1.27×106事例,得到分支比值为(3.54±0.61±0.63)×10-3.此值与粒子表给出的(2S)其它轻子道分支比值比较,符合e-μ-τ普适性假设.利用这些数据,还计算得到(ZS)衰变的总宽度Γtot=251±37keV.The decay (2S) →τ+τ-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1.27 million (2S) events produced from the BES experiment at the BEPC collider. The τ+τ- decay branching ratio is for the first time measured to be (3.54±0.61 ±0.63)×10-3,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 of the hypothesis of e-μ-τ universality. Combiningthis value with the previous leptonic data of (2S), the total width of the (2S)is found to be 251±37keV.
分 类 号:O572.32[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21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