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凌空[1] 刘先洲[1] 蔡宝珍[2] 张卫红[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医学院,武汉430071 [2]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430016
出 处:《华中医学杂志》2005年第4期304-305,共2页Central China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比较四种不同取样方法在新生儿肺炎细菌培养中的结果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2例新生儿肺炎分别采用咽拭培养、喉腔深部吸痰培养、声门下气管内吸痰培养、气管内痰灌洗液增菌培养,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42例肺炎病原中细菌检出率分别为:咽拭35.7%(15例),喉腔深部吸痰培养47.6%(20例),声门下气管内吸痰培养42.9%(18例),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66.7%(28例)。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与咽拭培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8例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阳性者中,咽拭培养为正常口腔细菌生长(阴性结果)12例,占42.8%,喉腔深部吸痰培养阴性结果者和声门下气管内痰培养阴性者各8例(28.6%)。结论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阳性率最高,常可指示病原,减少口腔正常菌群干扰,手示法插管安全,损伤小,对危重患儿治疗有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