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带砂金粒后生长大壳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福[1] 朱笑青[1] 张宝林[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长春130021

出  处:《科学通报》1995年第7期671-671,共1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课题;所长择优资助项目

摘  要:1993年5~6月作者在黑河金矿地质队协助下考察了我国东北冻土带黑河地区法别拉河上游五道沟一带的砂金矿点及其岩金矿,并分别淘到了一些砂金粒和岩金粒,经室内电子探针研究发现,在五道沟的二支沟、一支沟,猪肚子河,老飞机场河,南大岗和嘎拉碃等地淘到了很多砂金粒均具有明显的后生长大壳层,而岩金粒均不具有后生长大壳层,岩金粒成分接近于砂金粒核部成分而与砂金粒壳层的成分明显不同。

关 键 词:砂金粒 冻土 金矿床 壳层 

分 类 号:P618.510.5[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