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紫质光循环中间体M的双相衰减:蜂毒素及其定点突变体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秋兴[1] 胡坤生[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科学通报》1995年第10期940-943,共4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菌紫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嗜盐菌(H.halobium)紫膜(purple membrane)中唯一的蛋白成分,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化学能.明适应的BR受光激发,约500fs(10^(-15)s)后生成过渡态J,约3ps(10^(-12)s)之后转变成含13-顺生色团的中间态K,然后历经L,M,N,O等中间态在10~20ms内回到BR.随着循环的进行,质子从细胞质侧转运到细胞外侧,产生跨膜质子梯度.BR的光循环中间体M的生成和衰减与质子转运密切相关.快速动力学分析表明M的衰减过程至少可以分出快(M_(412f))、慢(M_(412s))两种成分.关于两种M衰减成分产生于BR光循环的哪个步骤,已经提出了多种看法.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广为认同的解释.

关 键 词:菌紫质 蜂毒素 光循环 定点突变体 紫膜 中间体 

分 类 号:Q734[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