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失衡综合征形成机理的探讨(附18例57例次血透报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国贤[1] 黄秀美[1] 罗国惠 周丽华[1] 

机构地区:[1]福建省厦门市中山医院血透室

出  处:《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5年第5期292-293,307,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摘  要:观察18例不同诱因、透析阶段和透析条件下发生的57例次透析失衡综合征(DDS),探讨DDS形成机理和诱发因素。认为高效快速血透后脑细胞pH下降、H+浓度增高,H+置换出脑细胞内蛋白质离子结合的Na+、K+离子,同时有机酸离子蓄积,使脑细胞渗透压活性急骤增加导致脑水肿是形成DDS的确切机理;快速静注碳酸氢钠或高渗糖可有效控制DDS的症状。

关 键 词:透析失衡综合征 血液透析 病理 肾功能衰竭 

分 类 号:R692.505[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458.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