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近况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建堂[1] 司国民[1] 

机构地区:[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

出  处:《四川中医》1995年第1期18-19,共2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高脂血症,亦称高脂蛋白血症,一般认为血脂的蓄积是动脉硬化的标志,是造成心脑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肝脏病等的重要原因。通过降脂药的应用,可明显减少心脏病死亡率与非致死性心脏病的发作率。近年来各地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多取得满意疗效,现综述如下: 一、辨证施治 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痰浊”“血瘀”的范畴。治疗应辨证施治,由于辨证角度不同,分型各异。黄氏分气虚、痰浊、血瘀、阴虚四型,其中气虚型为最多,379例中有260例,占68.6%。张氏分阴虚型与气虚血瘀型,阴虚型用熟地、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女贞子、鹿角胶、龟板等;气虚血瘀型用黄芪、川芎、赤芍、桃仁、地龙、当归、牛膝等,两型皆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加丹参注射液20毫升,静滴,1日1次,15天1个疗程。共治疗高脂血症45例,结果临床治愈2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杜氏分为气虚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基本方用沙参、元参、麦冬、黄芪、瓜萎、何首乌、丹参、海藻、昆布、赤芍、川芎;气虚者加党参、黄精,阴虚者加生地、西洋参。洪氏分为痰湿壅盛,气虚血瘀,肝胆湿热,痰瘀互结,肝肾阴虚型,治疗40例高脂血症,痰湿壅盛型用白术、茯苓、陈皮、枳壳、僵蚕、山楂、半夏、白蔻仁?

关 键 词:高血脂病 中医药疗法 

分 类 号:R259.892[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