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下核在痛觉感受与调制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玉秋[1] 唐敬师[1] 

机构地区:[1]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生理研究室,西安710061

出  处:《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347-349,共3页Journal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Chinese)

摘  要:中央下核(nucleus submedius, Sm),又名胶状质核(nucleus gelatinosus)是内侧丘脑的重要结构。许多临床事实和早期的解剖学、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内侧丘脑主要与非鉴别性痛觉的传递和感受及痛觉的情绪激动成份有关。然而,对内侧丘脑的纤维联系所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内侧丘脑的大部分亚核,包括中央中核(CM)、中央外侧核(CL)、束旁核(Pf)和中央旁核(PC),主要接受脊髓中间带和前角(Ⅶ、Ⅷ层)神经元的直接投射,并主要与基底神经节、运动皮层和与运动调节有关的其它结构相联系。这表明,内侧丘脑的CM、CL、PC、Pf亚核可能是机体运动相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Craig和Burton首先发现,内侧丘脑的另一个独特结构可直接接受来自脊髓背角缘细胞的特异性伤害性输入,这一结构就是Sm。

关 键 词:中央下核 痛觉 调节 

分 类 号:R339.11[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