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产条件是发展新疆牧区经济的关键举措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恒心[1] 陈玉芬[1] 李文志 

机构地区:[1]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所,新疆草原总站

出  处:《中国草地》1995年第2期71-75,共5页Grassland of China

摘  要:新疆牧区经济发展滞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巩固和牧民奔小康的大局。发展牧区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水平、实行"牧者有其地"的政策,使牧民拥有适度规模的水利设施配套的人工草料地,并让他们定居下来。实现由终年游牧到暖季转场放牧、冷季(4~5个月)舍饲圈养;由单一养畜到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由靠天养畜到由草地农业做依托;由产品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建立人工草料地的有效途径在于:根据效益需求、资源条件和资金约束,科学确定适度经营规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制订建设方案;多方筹措优化使用建设资金;实行促进牧区市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关 键 词:新疆 适度规模 草地农业 牧区经济 生产条件 

分 类 号:S812.5[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