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嵘[1]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
出 处:《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7期35-36,共2页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摘 要:基于无罪推定的原则,国家开始刑事诉讼的追诉不是源于"犯罪"而是源于"犯罪嫌疑";被卷入刑事诉讼成为诉讼对象的人并不是"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可以说,犯罪嫌疑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直到中立的法官做出有罪或者无罪的裁判,用判决的形式结束这种嫌疑状态。因此,犯罪嫌疑是介于无辜与有罪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本文从分析犯罪嫌疑与犯罪及犯罪事实的区别入手,对犯罪嫌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分析了犯罪嫌疑的四大特征。
关 键 词:犯罪嫌疑 刑事诉讼 无罪推定 诉讼过程 灰色地带 犯罪事实 罪犯 追诉 状态 原则 特征 判决 界定 国家 概念 法官 对象 裁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