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炜
出 处:《戏剧文学》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摘 要:悲剧自古希腊戏剧滥觞之日起,就与死亡意象、死亡主题和死亡精神等捆绑在一起,密不可分。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布雷德利干脆这样定义:“悲剧,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遭受苦难和灾祸,最终导致死亡的故事。”由生至死所造就的人物命运考验和极限境域冲突,以及戏剧舞台表现充分地演绎出悲剧的崇高美学,抒发着从苏格拉底的“死亡——不是生存,才是得到纯粹智慧的最佳途径”到柏拉图的“所一直萦绕于怀的,乃是在如何实践死亡”,直至海德格尔的“畏死”或“向死而生”等这些哲学家们一脉相传的“死亡意识”。虽然死亡意识并非单指生命的终结,从文学与哲学的意义上说是生命的界定具有反观的价值,即在死亡观照下的生命人生与自由人生乃至生命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