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阮智
出 处:《音乐生活》2006年第10期46-47,共2页Music Life
摘 要:双簧管是西洋交响乐队的重要成员之一。这种乐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当时用两片树叶吹奏并发声为起源,直至发展成为今天称之为"双簧管"的乐器,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双簧管是从类似唢呐的古代民间木管乐器发展而来的。据考12世纪以前在中国、印度和中亚细亚就已流行着类似唢呐的吹奏乐器。在古希腊,有一种木质的吹奏乐器,叫阿乌洛斯,管身开有若干小孔,管头吹口有两片芦叶,具说弗里几亚音乐家亚格尼斯发明的,为当时的重要乐器之一。这种乐器最初是从芦笛发展而来,开始时不用木材制造,而用芦杆、麦秆、荷花杆、牛骨等做成,弗里几亚人首先开始运用。后来在中世纪的德国又出现一种类似的木质双簧乐器,叫夏尔美。据记载,这两种乐器为现代双簧乐器的祖先。双簧管在欧洲出现后,曾有过各种不同的名字,"喔波"是从法文演变来的,意思是高音木管。早在16世纪就有人提到"喔波"这个词。17世纪末在法国第一出现经过改良的有键的双簧管,然而音键的数量只有两个。同一时期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727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