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猪瘟的病性特征与防制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广海[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400715

出  处:《北方牧业》2011年第21期13-13,共1页

摘  要:1非典型猪瘟发生与流行的原因1.1疫源扩散,首当其冲作为甲类传染病的猪瘟,一旦有了疫情,必须坚决果断,严格控制,封锁,隔离、消毒、毁尸是必要的法定措施,尤其病死猪的销毁和无害化处理很难在民间彻底施行,因检疫不严,不少带毒的亚临床猪和隐性感染猪卖人屠场,个别不法分子私宰乱收瘟猪,在运载、加工、销售、洗涤……过程中无处不散菌散毒,杜绝传染来源,消灭传递因素从何说起?为什么国道两旁,交通沿线,城郊附近和喂潲水猪的猪场容易发病与流行,不言而喻。1.2消毒不彻底不管卖肥猪或猪苗(仔猪)都须全进全出,并三次消毒后再进新猪,消毒设施除大型猪场较正规外,许多中小型专业户猪场还没有消毒池,更未形成洗手、更衣的习惯,还有的人用干石灰洒遍舍地,造成浪费,起不到消毒作用,消毒药选择与使用中存在误区,浓度、用量、方法都不规范。

关 键 词:非典型猪瘟 防制对策 隐性感染猪 大型猪场 消毒池 传染来源 免疫程序 甲类传染病 未断奶仔猪 下痢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