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中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海洋意义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殷鸿福 杜远生 许继锋 盛吉虎 冯庆来 

机构地区:[1]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184-184,共1页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290100和49572087)联合资助

摘  要:秦岭造山带是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多期次碰撞而成的复合造山带.近十年来,随着地矿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攻关和重大项目的推动,有关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及其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但也引起对一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秦岭显生宙的古海洋格局、形成及演化历史和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张国伟提出了秦岭造山带古生代三块(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两线(商丹古缝合线、勉略古缝合线)的构造格局,并指出勉略古缝合带代表了已消失的南秦岭有限洋盆.但该洋盆的形成演化及闭合历史一直未取得可靠的古生物年代学证据.

关 键 词:古动物 放射虫 动物群 古海洋 震旦纪 南秦岭 

分 类 号:Q915.63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