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忠华[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出 处:《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41-46,共6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项目:"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研究";编号:1300-9350079。
摘 要:本文旨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深层解读。在吉登斯看来,自我心理系统由本体性安全、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所组成。本体性安全是个体日常生活的基础,它以个体的生存环境具有确定性为条件。在这一理论前提下,他认为,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人类追求确定性的表现,它旨在以一种人为设计的方式在未来建立起确定性的社会。但是,20世纪晚期反思现代性社会现实表明,这种确定性追求反而导致了其背谬性后果,人类的解放追求不仅没有能够建立一个可以自我控制的社会,反而导致高风险社会的出现。在反思现代性的社会条件下,自我经受着一系列张力和磨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