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5年第9期46-47,共2页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短时高气道压(气道峰压60~70cmH2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中肺开放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12例ARDS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应用压力限制通气,预置吸气压70cmH2O,通气频率10~30次/min,吸呼比为1~2∶1,加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20~25cmH2O,持续2~5min后降低PEEP、降低吸气压至能保持肺开放的最低压力。观察12例患者肺开放策略实施前后的气道峰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对血压的影响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肺开放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与开放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例血压下降,1例出现左侧气胸。12例患者中4例死亡,死亡率为33.33%。结论:(1)ARDS患者肺顺应性明显降低;(2)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短时高气道压(气道峰压60~70cmH2O)在ARDS机械通气中肺开放是有效的,在血容量补足的情况下,对血压的影响很小,有造成气胸或其它肺损伤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