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 处:《种子》1989年第5期31-32,共2页Seed
摘 要:为在世代育种中尽可能缩短小麦的生育时间,在多数情况下,需用未成熟的种子破休眠发芽后进入下一代。百足幸一郎采用双氧水变温处理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沈秋泉等采用双氧水低温法处理使发芽率提高到90%左右。。考虑到小麦胚的发育基本完善以后,抑制其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不仅是种皮通透性差,而且可能有另一原因,即缺乏足够的生长激素。为了将群体的基因漂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在1983、1984两年采用双氧水低温法处理的基础上,1985年进行了赤霉素双氧水变温法破休眠处理,使发芽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分 类 号:S512.104.1[农业科学—作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