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远平[1] 肖三蓉[1] 雷良忻[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出  处:《中国校医》2005年第5期483-48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常用的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应付技巧的学习和治疗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某高校2004级大学生4834人使用一般调查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并作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男生自责、求助、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合理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自责应付方式因子分显著低于、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SCL-90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因子分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因子分呈极为显著的正相关;自责因子分预测SCL-90总分占最大的成分,其次是幻想。结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解决问题-求助”,即成熟型应付方式;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退避-自责”,即不成熟型或“合理化”,即混合型应付方式。

关 键 词:适应 心理学 学生保健服务 

分 类 号:R395[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