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践耳交响曲的潜调性技法分析  

Analyses on Potential Tonality in Zhu Jian - er 's Symphon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乔中[1] 

机构地区:[1]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110-116,共7页Musicology in China

摘  要:自由十二音非调性音乐是朱践耳交响曲重要的音乐语言特征之一。然而,在其充满“现代精神”的作品结构内部,当我们拨开自由十二音非调性音乐繁复“面纱”并透过各交响曲结构内部的中心音设计与骨架性和声功能布局时,仍然可以看到每部作品隐存着特定的潜调性关系组织。这种潜调性组织不仅体现着作曲家通过传统的调性功能手法在作品的“深层结构”形成严谨的结构逻辑,也是作曲家在自由非调性音乐的“表层结构”音响外衣下努力与传统调性音乐相结合的隐性手法之一,体现了作曲家在创作中坚持“调性与无调性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合一法”美学观念。本文就其使用的主音持续、功能序进、调式音列、音高集合与双调性等各种不同潜调性技法进行归结和分析。

关 键 词:潜调性 持续音 功能序进 调式音列 音高集合:双调性 

分 类 号:J6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