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正红[1]
机构地区:[1]山东财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05年第12期96-96,共1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确立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所以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首先是因为中国绘画实践日趋完善,这在创作上为理论体系的确立提供了前提,同时,在魏晋南北朝时纸的运用得到普及,而中国画意义上的气韵、笔墨正是以纸的使用为前提的,是中国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然而在此条件之下绘画的追求取向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思想是影响中国绘画取向及理论引导的直接因素,这种影响突出地表现在谢赫<古画品录>所提出的"六法"中.
关 键 词:“六法” 写意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绘画理论 《古画品录》 绘画实践 社会生活 物质条件 理论引导 社会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