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南海龙[1]
机构地区:[1]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071000
出 处:《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年第12期72-73,共2页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植物性支气管异物发生的部位及形成的机理并讨论其X线诊断。资料与方法:搜集经证实而且资料完整的131例,男73例,女58例,最大年龄11岁,最小年龄11个月,平均2.3岁临床上除1例异物史下明确外,其他全部有异物史,最长者3个月2天,最短者20分钟,1~3小时约占80%,病史长者可出现发烧症状,听诊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方法采用胸片前后位并结合胸部透视观察。结果:右侧支气管异物51例(约占39%),左侧支气管异物80例(约占61%)。阻塞性肺气肿84例,阻塞性炎症23例,阻塞性肺不张24例,花生米性异物81例;瓜子性异物37例;豆类异物6例;其他类7例。结论:胸片双肺对比,结合胸部透视双腩对比是植物性支气管异物定位的最佳方法,“轻型”支气管异物宜停留在左侧。
分 类 号:R768.13[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816.8[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