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能力密集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自动运行”机制——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 

出  处:《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67-81,共15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  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2004/05年)总报告第五、六章的主要内容;使用了本课题组完成的农业部软科学基金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卫生医疗保障模式研究》(编号01023,已获2001,03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世界卫生组织(WH0)、世界发展基金会(DFID,英国)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农村卫生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的筹资战略研究》会泽分项目和北京市社科规划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编号0IBJBJG035)的部分成果.

摘  要:农村医疗保障是高度“能力密集型”的制度,现阶段我国“政府能力”和“民众能力”与这种制度要求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加剧了农村医疗保障的经济实力约束。所以,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性思路只能是:构筑“能力密集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动运行”机制,建设“广义”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与“狭义”的医疗保障制度相比,覆盖所有人口的公共卫生免费服务、贫困人口基本临床服务救助、打破医疗服务市场垄断和药械流通扭曲、禁止商业保险逆向选择等配套内容的“广义”医疗保障制度,管理成本更低,更适应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机构能力和民众能力。“广义”医疗保障甚至包括一般发展政策:缓解贫困、提高低收入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发展政策,有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营养状况,从根本上防止健康风险的发生;经济实力约束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应有农村社区“非正规”医疗服务和中草药的一席之地;广义医疗保障制度的构筑要充分发挥市场(模拟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市场、药品生产流通,甚至保障机构/基金竞争性的举措,都是让广义医疗保障制度运行更有效的举措,这是衡量监管是否合理的标准。无论市场机制还是政府干预,都要确保广义医疗保障体系各利益相关方“成本”和“绩效”信息的“自动披露”,构筑“信息—制度—行为”架构,让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制衡,由此形成行政纪律、市场纪律、受益人和社区参与和舆论监督等有效的、制度化的激励和约束,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确保制度的持续、自动、低成本的运行。

关 键 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能力密集型 自动运行机制 广义医疗保障 

分 类 号:F197.1[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323.8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