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玉莲[1] 魏盛[2] 张惠云[2] 乔明琦[2]
机构地区:[1]滕州市红十字中医院,山东滕州2775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 处:《山东中医杂志》2005年第8期459-461,共3页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J-P-02)
摘 要:目的:揭示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患者尿液中儿茶酚胺总量(CA)、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含量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两证患者经前期尿液C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时期;肝气逆证组经前期尿中NA含量较其他三个时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与肝气逆证组尿中Ad含量四个不同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气郁证组经前期与自身其他时期相比,与肝气逆证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与两证相关,NA含量增加是肝气逆证情志异常的主要微观机制,而Ad含量升高则与肝气郁证发病有关,这可能是其情志异常微观机制之一。
分 类 号:R271.02[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