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美姣[1] 郭立佳[2] 刘燕霞[2] 杨凤珍[1] 郑服丛[1]
机构地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2]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出 处:《植物保护》2005年第6期77-80,共4页Plant Protection
基 金: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2003-10-02A)
摘 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杧果炭疽病菌和杧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咪鲜胺·异菌脲对炭疽菌的毒力最高,EC50和EC75分别为0.12 μg/mL和0.27μg /mL、其次为咪鲜胺.而与杧果炭疽病菌相比,4种杀菌剂对杧果蒂腐病菌生长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异菌脲对蒂腐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和EC75分别为0.35μg /mL和0.82 μg /mL.采后病害防治试验表明,267μg/mL咪鲜胺·异菌脲常温浸果3~5 min,贮藏15 d,对炭疽病的防效达91.07%,防治效果最佳.供试4种杀菌剂对蒂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仅有1 250μg/mL异菌脲常温浸果1 min对蒂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经综合评价,咪鲜胺·异菌脲对控制杧果采后病害发生效果最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