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审计目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玲[1] 曾健[1]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

出  处:《湖北审计》1996年第8期6-7,共2页

摘  要:审计目标产生于客观经济环境的需求,体现了审计运行中的必然趋势,是审计行为希望达到的理想境地和效果,研究审计目标,对于指导审计行为,促进审计理论的建设和有效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一、西方审计目标观(以美国为例)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是民间审计,因而西方审计目标的研究从民间审计开始,内容是财务审计,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的审计目标,确定为查错揭弊,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弊端,查找会计财务中的原理性及技术性错误;第二阶段的审计目标确定为证实财务报表公允性。1905至1933年,美国率先指出,从美国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应将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揭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查错揭弊已成为次要目标。

关 键 词:审计目标 审计理论 中国 西方国家 

分 类 号:F239.0[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