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患者的电针感觉阈和痛阈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杰芳 靳瑞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12期35-35,共1页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摘  要:电针感觉阈和痛阈的产生,与三种因素有关:一是电针电流强度。如果电流过小,不足以引起感觉或痛觉神经兴奋,就不会产生感觉或痛觉;电流过大则会变为伤害性的刺激,对机体的组织器官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二是组织兴奋性。一般而言,组织(神经)兴奋性较高时,较弱的电针强度就足以使之兴奋而产生感觉或痛觉;相反,组织兴奋性较低时则需要较强的电针强度才能使其兴奋。三是机体组织密度、含水量和电解质离子数目。一般说来,密度低、含水越多、离子数多的组织,电阻就小,通过的电流就大;反之,密度高、组织含水量少、离子数少的组织,电阻就大,通过的电流就小。急性疼痛病人的感觉阈和痛阈既低于正常人,又明显低于慢性疼痛病人。值得注意的是,急、慢性疼痛病人之间的感觉阈和痛阈有明显差别,感觉阈相差0.56mA,痛阈相差2.2mA,慢性疼痛病人的感觉阈和痛阈比急性疼痛病人分别高出39%和56%。

关 键 词:电针强度 感觉阈 痛阈 疼痛患者 组织器官 电流强度 疼痛病人 神经兴奋 组织密度 兴奋性 

分 类 号:R245.97[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339.1[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