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传染病信息》2005年第4期163-164,176,共3页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摘 要: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研究十分关注.HBV基因型不仅能反映核酸变异程度和病毒种系发生关系,而且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疗效有关.目前,根据HBV全基因组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4%,将HBV分为A、B、C、D、E、F、G、H等8个基因型[1-4],但基因型H是否是独立于F的一个新基因型,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各基因型之间还存在混合感染,如B与C、C与D混合感染等[5,6].有人认为,混合感染可能与重叠感染或基因型之间的同源重组或部分转换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除研究HBV基因型外,对HBV基因亚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A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Aa和Ae亚型[7];B型可分为B1(Bj)、B2(Ba)、B3和B4亚型[8];C型可分为C1、C2、C3和C4亚型;D型可分为D1、D2、D3和D4亚型,F型可分为F1和F2亚型等[9,10](见表1).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HBV) 基因亚型 HBV基因型 混合感染 S基因序列 发生关系 病毒种系 核酸变异 临床表现 序列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